◆◇國際海洋年報導系列◆◇ 海洋中的魚 作者:動物所研究員 沈世傑(臺大合聘教授;臺灣魚類誌主編) 海洋不但是生物的發祥地,更孕育了繁複的生命形式。「魚」是 海洋生物中的佼佼者,它的多樣性更使人難以想像。難怪人們總是 將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冠以「魚」的稱號,如「星魚」、「魷魚」、 「墨魚」、「甲魚」、「娃娃魚」、「鯨魚」等,而且各國都是如 此,如Star fish、Jelly fish、Shell fish、Cray fish等。其實 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魚」。什麼叫做「魚」﹖簡單的說,魚是具有 脊椎骨,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終生生活在水中的吸熱性 (endothermic)動物。 據近年最保守的估計,魚有28,000種以上,佔脊椎動物的50%。 它們的繁盛乃是得天獨厚,因為地球上有70%以上的空間-海洋讓 它們發揮。1998年正式宣告為「國際海洋年」,不僅提醒世人海洋 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呼籲世人共同維護海洋。 維護海洋環境,就是直接或間接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讓它們生生 不息。海洋環境破壞,首當其衝的是魚類資源。在現代科技的威脅 下,魚已不再是「取之不盡、撈之不竭」的資源。以台灣海域的拖 網漁場為例,60年代的鯊條、海鰻、狗母、黑口、白口、鮸、鯧、 盤魚、肉鯽以及白帶魚等十大底棲魚類,已因濫捕而枯竭,也使基 隆漁港的盛況不再。我們本應記取這個教訓,積極保育週邊海域的 魚類資源,然而這三十年來卻背道而馳,更引進了大型圍網大張旗 鼓的撈捕吻仔(ㄅㄨ ㄌㄚ ㄩˊ)。吻仔是四十餘種仔稚魚(魚 的baby),世界各國都禁止撈捕。本省同胞都喜歡吃吻仔,但有多少 人知道他們吃的是四十餘種魚的稚魚呢?吃光了稚魚兒,明天是否 還有成魚呢?這和殺雞取卵有何分別? 台灣,在世人的腦海裡,是一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島,可是它 的海域孕育了十分之一的世界魚種(2500種以上)。台灣四周環海 ,跨越亞熱帶與熱帶,海岸線蜿蜒而曲折,沿岸多淺攤、岩礁與港 灣,並以散佈於四周的離島為屏障,使這兒的海洋生物,可以發揮 天生的本能,適應其棲居的環境。台灣四季如春,又佔天時地利, 是生物繁殖的溫床;尤其得天獨厚的是夏冬兩季,寒暖流交替(圖 一)。春夏秋三季暖流(黑潮)沿東西兩岸北上,冬季寒流(親潮 )沿西岸台灣海峽南下,為台灣沿岸帶來南來(溫帶)北往(熱帶 )的過路客。它們有的隨流而去,有的則擇地而居,因而分布於台 灣海域的魚類種類之多遠超過溫帶或熱帶海域。 魚類大多數為兩性生殖(圖二),硬骨魚類大多數為體外授精, 但也有極少數為處女生殖。可是所有的軟骨魚類,如鯊、鰩、魟等 都是體內授精。由於它們實行體內受精,所以雄魚腹鰭變形而成交 尾器(圖三),因此雌雄很容易分辨。有的硬骨魚類(如劍尾魚和 大肚魚)由臀鰭變形成交尾器,也有魚生殖竇突出形成交尾器(如 黃尉魚)(圖四)。魚類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各種魚類都有它 一定的繁殖期,像鰻在河裡長大,成熟的鰻由河流到大海深處固定 的產卵場去交配產卵(降河產卵洄游)。又如鮭在海裡長大,成熟 時回到它們的原出生地河流去交配產卵(溯河產卵洄游)。卵孵化 後的成長過程中,大多數的魚多少都有體型或體色上的變態。如鰻 的幼魚期是浮游性的「狹首魚」(圖五),經隨波逐流到陸地河口 即轉變成底棲性的幼鰻-鰻線。體色方面的變化更不勝枚舉,水族 館裡常見的蓋刺魚(俗稱神仙魚),孵化後身體上的白線紋不斷的 增加(圖六),一直到成魚才完完全全脫離幼魚相。有些魚出生後 就是雌魚相,成熟後開始發生性轉變而逐漸形成雄魚。與其相反的 性轉變,可以用水族館常見的管鼻鯙(俗稱五彩鰻)做例子,它孵 化後為狹首魚,後成長為幼魚(黑色的幼魚相),成熟為雄魚(藍 色的雄魚相),再經性轉變為雌魚(黃色的雌魚相)(圖七)。成 長後的魚為了適應環境而演化出共生(小丑魚)、偽裝、擬態(圖 八)等。海洋魚類繁複多姿,這兒只能提供一點趣味性的魚類趣事 ,做為參考。最後請問「你知道海洋中最大和最小的魚類尺寸嗎? 」,最大的魚是鯨鯊Rhincodon typus(俗稱豆腐鯊),長達20餘公 尺,重達2-3噸,最小的魚是 虎魚Mistichthys luzonensis,長到 1.3公分,就可以結婚生子(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