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組織介紹◆◇ 太平洋科學協會簡介 植物研究所 周昌弘院士 今年七月十一日,昌弘與另外十位同仁奉派出席第八屆太平洋科 學協會期距間會議(8th Pacific Science Inter-Congress)於七 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假斐濟南太平洋大學舉行,又第九屆期距間會議 將於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廿二日假本院舉行。大部份 院內同仁對太平洋科學協會之組織、功能及本院代表我國成為會員 的歷史故事均不甚了解。同仁也常好奇的問起這是什麼組織?有多 重要嗎?為使同仁及社會大眾知道此學術組織的緣起、結構和功能 ,以及本院參與該學會會議的情形,昌弘希望藉此篇幅扼要敘述以 饗讀者。 緣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二年,太平洋地區的科學家有鑑於科學 及文化交流之重要,遂籌組泛太平洋科學會議(Pan-Pacific Science Conference,簡稱PPSC)。一九二○年,第一屆PPSC在檀香 山於焉誕生,當時共有一○三名學者出席,包括新英格蘭、紐西蘭 、菲律賓及英國代表,在三個星期中進行了論文研討會、野外考察 及科學家的相互交誼。三年後(一九二三年),第二屆會議於澳洲 的雪梨及墨爾本舉行,出席者增加至五八○名,共有十六個國家代 表出席。由於這二次大會的成功,學者遂倡議籌組永久性的學術社 團,並草擬章程,其會員由各國學術院、研究科學會,或國家級的 研究機關代表加入組織。一九二六年於日本東京舉行第三次會議時 ,正式成立太平洋科學協會(Pacific Science Association,簡稱 PSA)。迄今PSA已歷經七0年頭,一共舉行十八次大會(Congress )。後來章程之修訂,在二次大會期距間之二年或一年舉辦一次規 模較小的期距間會議( Inter-Congress),此Inter-Congress也共 舉辦八次。中央研究院於一九二八年於南京成立後,遂代表中華民 國學術團體加入PSA,成為一個資深的會員。 組織及功能 太平洋科學協會下設理事會(Council Board)由各國或地區之代 表依其會員數及會費而有不同等級,我國自一九九五年起即有二位 理事,分別是蘇仲卿教授及昌弘,目前會員國由澳洲、加拿大(現 暫停)、智利、中國(大陸)、台灣(中央研究院)、斐濟、法國 、關島、夏威夷、印尼、日本、韓國(南韓)、馬來西亞、紐西蘭 、琉球、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蘇俄、美國、越南、香港、澳門 及祕魯等。執行委員成員包括會長、副會長、祕書長兼財務、上屆 會長、及另外由會員國選出之四位執行委員共八位。理事會為最高 的決策單位,執委會執行理事會之決議案。每次開大會(Congress )或期距間會議(Inter-Congress)時,均舉行理事會及執委會, 最後再經大會追認。 PSA下設科學委員會及委員會主席,主席由委員推選之。目前共有 以下各科學組:農業科學、植物學、珊瑚礁、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 、經濟、昆蟲、森林、淡水科學、地理、資訊及技術、海洋科學、 物質科技、氣象及大氣科學、博物館學、營養、公衛及醫學、科學 教育與傳播、社會科學及人類學、固態地球科學等。這些科學組在 每次理事會時會提出報告並由理事評估,若表現不好,可停掉或改 組。由於近年來生物多樣性、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之重要性,理事 會通過以 Task Force(工作小組)的任務編組方式將上述各科學組 融入於工作小組中以強化工作。 目前,我國學者國科會副主委蔡清彥先生擔任氣象及大氣科學組 主席,本人擔任植物組主席。由於太平洋科學協會涵蓋層面相當廣 ,上至天文,下至海洋。從文化、人類學到科技都包括在內。因此 ,有學者認為這是大而無專業的學術團體。也許因為今日各學科都 已相當專精,而不必有如此龐大的組織,但在太平洋地區,在科技 還在發展的許多國家而言,尤其面對廿一世紀的挑戰,學術、文化 及科技的整合是必要的。多樣化的科學可使科學家彼此了解各學門 之重要性,而不致於走上學術上的偏頗或牛角尖。在整個人類文化 及科技的發展上非常重要。任何一門學門都會有共通性及重要性的 ,譬如,學理工科者有必要學習生物學或生態學,使工程師在開山 造路時,能注意到自然保育及生態上的問題,如此,整個科技或人 文才不會走入死胡同,影響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太平洋科學會 議正是提供一個廣大的機會,使出席者能多多涉獵與自己學門較無 關的科學以增廣見聞,這豈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進修及開闊自己 胸襟的機會嗎? 我國參與太平洋科學會議的情形 中央研究院在大陸時期曾多次派員出席太平洋科學會議,但後來 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內戰而中斷數年。直到中央研究院隨中央政府 於一九四九年播遷台灣後,才重新對PSA的各項活動活躍起來。依慣 例,每四年舉行的PSA大會,院方均派代表出席。過去,我國會籍, 常因中共入會之杯葛,而有硬戰。自一九八二年中共進入國際科學 聯合會總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簡 稱ICSU )後,此問題才告解決。中共也延用ICSU模式進入PSA。然 而,我代表名稱卻一再被模楜而以Academy of Sciences Located in Taipei 為名稱,甚為不倫不類,但也是沒辦法,只好委曲求全 。尤其以本人於一九八三年率團出席第十五屆會員大會時之奮戰最 為辛苦。當時因中共要求的條件太高而不被理事會接受,而未入會 ,當然,我代表背水一戰,全力以赴,也是會藉保衛戰成功的最主 要因素之一。直到一九八七年在漢城的第十六屆大會時中共始入會 。依慣例每次太平洋科學會議時,中央研究院與教育部聯合組團, 並由中研院院長任命一位首席代表及四位代表;另有學者出席論文 發表。茲將中研院在台灣時期每次開會的組團情形敘述如下: 第八屆大會(1953年)於菲律賓奎松市舉行,本院派李濟院士( 首席代表)及李先聞、沈宗瀚、錢思亮、阮維周、徐錫藩、董作賓 、薩孟武、凌純聲、郭廷以等共十位,這些代表都是當時台灣學術 界之精英及領導。 第九屆大會(1957年)於泰國曼谷舉行,本院派李先聞院士(首席代 表) 另有代表如:蔣彥士、郝履成、馬保之、沈宗瀚、馬廷英、董 同龢、衛克林、梁序穆、薛繼燻、陳尚球、畢慶昌、戈福江、石璋 如等共十五位。 第十屆大會(1961年)於美國檀香山,亦由李先聞院士為首席代 表,另有廿二位代表(代表名單從略) 第十一屆大會(1966年)於日本東京舉行,由袁貽瑾院士為首席 代表,另外九位代表。 第十二屆大會(1971年)於澳洲坎培拉,由李濟院士擔任首席代 表,另代表六名。 第十三屆大會(1975年)於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由吳大猷院士為 首席代表,率領六位正式代表,另團員近二十位,當年本人第一次 出席會議。 第十四屆大會(1979年)於蘇俄海山葳,僅由董大成教授代表, 當年因政治問題入境困難。 第十五屆大會(1983年)於紐西蘭杜尼丁舉行,由周昌弘研究員 擔任首席代表,另四位為正式代表,加上學者共約廿名出席。 第十六屆大會(1987年)於韓國漢城舉行,由蘇仲卿教授擔任首 席,學者代表共約廿名。 第十七屆大會(1991年)於夏威夷檀香山舉行,亦由蘇仲卿教授擔 任首席,學者代表共卅名以上。 第十八屆大會(1995年)於北京舉行,由蘇仲卿教授擔任首席, 出席學者共約卅名。 *第十九屆大會(1999年)將於澳洲雪梨舉行。 其次在二次大會期距間,另有外Inter-Congress,亦分別敘述如 下: 第一屆期距間會議(1969年)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 第二屆期距間會議(1973年)於美國關島舉行。 第三屆期距間會議(1980年)於印尼峇里舉行。 第四屆期距間會議(1981年)於新加坡舉行。 第五屆期距間會議(1985年)於菲律賓馬尼拉舉行。 第六屆期距間會議(1989年)於智利Valparaiso舉行。 第七屆期距間會議(1993年)於琉球舉行。 第八屆期距間會議(1997年)於斐濟舉行。 *第九屆期距間會議(1998年)將於台北中央研究院舉行。 因期距間會議(Inter-Congress)的主題常較狹窄,各國出席會 議人員較少,我國有時僅由駐PSA的理事代表出席。但這次(第八屆 )的會議,我代表人數並不亞於一般大會,每位代表表現優異且與 各國代表建立了不少友誼,展現了實際學術外交。 展望 我國目前在國際社會上常受到中共無情的打壓,我們要把科學的 研究成果及信息向全世人發表,我們唯有積極地參與PSA的各項活動 及工作,才能提昇我國在太平洋科學界的地位。昌弘自一九七五年 參加PSA的大會以來計五次,期距間會議三次,共八次;每次我都有 深刻的體驗,其中以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八屆大會認為較大而無當, 會議鬆散,且地主國之講員缺席者半數以上外,與會者均不表欣賞 。其餘的大會及期距間會議均相當成功。尤其,最近在斐濟舉行的 第八屆期距間會議就辦得有聲有色,南太平洋大學雖不大,但校方 全力動員,使大會祕書長得心應手,獲得與會同仁不少掌聲。 一九九三年我國很幸運地爭取到一九九八年主辦期距間會議,這 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以展示我國之科學水準,也藉此機會讓太平 洋地區及非太平洋地區的科學家了解台灣生存的重要性。然而,辦 一個如此龐大的會議,不是一、二個熱心人士就可辦好。它需要有 充分的人力、財力、及設備配合。在硬體的環境上,本院已夠格主 辦,但本院卻缺乏從事國際事務及學術合作的權責單位,人力支援 極為缺乏。昌弘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內心的壓力與日俱增,日感惶 恐,惟恐有所不怠。希望全國學術界都來支持由我國主辦的一九九 八年第九屆太平洋科學協會期距間會議及今(一九九七)年在本院 舉行的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會員大會暨前瞻性生物科學研討會。希 望此二個會能順利成功,為台灣學術界在國際上打出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