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文◆◇ 傅斯年圖書館委員會對本院籌建「人文社會中心館」之意見 (*本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繼生命科學圖書館後,本院又計畫成立「人文社會中心館」。不 同的是,生科館能夠集中相關研究的重要圖書,而中心館只能集中 人文各所的期刊和微件等,變成了本身不是很健全,又破壞了各所 圖書館的資料完整性。對此,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我們有幾點意見: 一、中心館應有「健全」的圖書功能 任何圖書館的建立,不應只是為了解決零星的問題,而是應該具 備完整有系統的功能。文、史、哲的研究,向來都是參考工具書、 期刊、專書、和史料四肢並立,缺一不可。一個人文圖書館是否健 全,端看此四肢是否密切配合。若中心館只能集中各所之期刊和微 件,是四肢只得其一,實在很不方便進行研究。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閱讀期刊論文,遇到不熟悉的外文生字、歷史人物、典章制度 、地理名詞,或要追查所引用的資料,以前都可以立即翻查本所圖 書館的參考工具書、專書、和史料,現在卻要從中心館跑回本所的 圖書館去查。同樣,在本所圖書館閱讀專書,遇到引用的論文,現 在也要跑到中心館去查閱,打斷了研究工作。 中心館應存放何種圖書,不應是為了「管理方便」,而是應以「 研究需要」為最高原則,如此才配稱一個健全的、可以讓研究人員 在其中埋首工作的研究圖書館(research library)。若強將人文 研究之四肢拆散分置,只會造成中心館與各館兩敗俱傷。 二、中心館只能局部解決圖書重覆購買的問題 本院把期刊等集中在中心館的一個主要目的,是避免重覆購買, 浪費資源。我們以為,要解決資料之重覆購買,不在於把各館資料 集中於中心館,而在於促使人文各所圖書館彼此協調訂購,和在於 加強各館間資料之流通。目前重覆購買之主要原因有三:一為利用 該書者眾多,確有多購之必要。二為各所圖書館之借還催書等規定 各自為政,造成他所研究人員借書之不便,故轉而要求本所重覆購 買。三為各所之購書範圍重疊(此與各所之研究範圍重疊息息相關 ),有時甚至有本所極為需要之研究用書,竟為他所似無重要關係 者先購。此等問題若不解決,則中心館縱能成立,也不過能解決期 刊之重購問題,不能解決其他圖書之重購問題。 三、中心館應迎接21世紀而不是沿襲20世紀之構想 以電子科技之發達,是否需要如斯集中各種資料?以期刊為例, 本院尚且可與國外進行期刊之電子傳遞,快速便捷,甚至可利用影 像描掃機,將文件直接傳送至讀者辦公室之個人電腦上,那末為何 在院內反要將期刊集中不可?尤其是電子刊物與日俱增,如《中華 民國期刊論文索引》都改用網路電子版了,實無需一定存放於中心 館不可。電子傳媒發展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將分散各地之資訊, 利用網路等方式進行虛擬之集中,而不再是實體之集中。 四、請勿顧此失彼造成各館負荷不一 請本院通盤籌畫,除將目光放於中心館外,更應切實調查各所圖 書館面積之利用狀況,以免將來調整各館藏書後,出現某館騰出大 量空間,而某館(如中心館)擠擁不堪之不平衡狀況。新所新館有 不少剩餘空間,似應充分規畫利用,如收納關係較近之他館圖書, 好讓中心館有較大之發展空間。 五、請以學科(discipline)而不是圖書種類(如參考書、期刊 、微件等)作為集中資料的原則 本院的所有圖書館,都應該是「研究圖書館」,而不是大學部圖 書館或公立圖書館,所以它們是相當專門的。如何把它們的圖書或 合或散,應該是根據它們的研究領域,而不是因為它們都有某類書 種,就將這些書聚在一處,那只會造成研究上的不方便。例如縮影 資料中就有不少專書,不宜與其他專書拆開另放。 根據「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e),各學科之間都或多或少 有些交叉地帶,那就請整合交叉地帶較多的學科的圖書館,並且確 定為它們購書的範圍吧。我們建議,可將人文各所劃分為二至三個 單元(如文哲所和史語所可為一單元,近史所、台史所和歐美所可 為一單元,經濟所、民族所、社會所和社科所可為一單元),既往 不溯,但將來每個單元之內的各所圖書不宜重購,和每個單元之間 的購書範圍應予釐清。 最後,我們強調,浪費資源是不應該的,所以必須仔細分析重覆 購買的問題。但解決的辦法,不一定只有單一的集中。假如省下了 重覆購買的金錢,卻賠上了研究人員的需要,那可能是更大的浪費 。也許,應該考慮的,不是圖書的單一集中,而是人力(圖書作業 人員)的集中。我們希望,人文社會中心館應是集中人文各所資源 的虛擬圖書館,運用最新科技網路,擴大各館資源,並以其「中心 館」的地位,切實執行整合和分配各館資源,加強所際資源共享和 互惠平等,使圖書館的服務更為充實。 (本院傅斯年圖書館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