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得◆◇ 台灣夜市的歷史與政治經濟研究 (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助理余舜德) 作者自1990年起開始從事台灣夜市的研究,研究的地區包括台北 都會區及台南縣市,這項研究企圖瞭解台灣夜市的歷史、政治經濟 、及夜市在台灣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底下為作者就夜市常引發的問 題來描述其研究發現。 台灣夜市如何形成? 台灣的夜市最早在舊都市中心(如台北市的大稻埕)出現,它們 由小吃攤的聚集逐漸聚市而形成夜市。因此夜市開始在台灣形成時 ,即以每晚皆開市的的型態出現,而非由趕集式的「定期市」逐漸 增加開市日期轉變而來。現今在都會區邊緣及鄉下地區盛行的流動 夜市(即定期市)則是1970年代後期交通發達後才盛行的現象。 夜市在台灣勞力密集、小型資本為主的製造業於1960年代興起後 開始快速成長,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所造成的訂單退貨更促使夜 市成為切貨及低價品的銷售中心,今天夜市除了依舊是外銷製造業 瑕疵品銷售的管道外,更是島內無數以國內市場為主之小型製造廠 所賴以維生之銷售網絡。 夜市在台灣社會之中扮演何種角色? 夜市分佈廣泛的銷售網絡使得這個以攤販為主所形成之經濟部門 與台灣的輕工業及百貨業皆有密切的連結。它不但提供小型製造業 一個非常有效率的銷售網絡,將民生用品販賣到全島各個角落,並 提供國內製造及零售業應對市場競爭的彈性,讓設計不受消費者歡 迎、退流行、訂單退貨、有瑕疵、及換季「庫存貨底」等產品,能 夠經由夜市攤販(再次)進入市場,這個特殊的經濟角色在經濟不 景氣時尤其明顯。 夜市經濟與其它經濟部門(如製造業及零售業)的密切連結,亦 使得夜市的興衰關係著台灣無數小型企業的存活,近年來雖然因為 產業的提昇及夕陽工業的外移,夜市已減少其原有之「消化」外銷 切貨的功能,但是夜市的蓬勃發展則意味著攤販經濟與依賴此銷售 網路的製造業之間愈加緊密的關係;換句話說,如果夜市所扮演的 零售功能遭到徹底剷除的話,台灣數以萬計的小型企業亦將失去一 個如此有效率且「便宜」的銷售管道。 夜市攤販生意在台灣社會也扮演一個獨特的角色,這個現象和台 灣的特殊經濟情況有密切的關係。台灣經濟長期受困於勞力短缺( 而非工作機會短缺)的問題,大部份的攤販進入此行業的原因,在 於夜市生意提供了一個較一般工作機會更好的收入,對許多具有高 企業心但又苦無家庭資助的薪資階級來說,夜市攤販生意更提供了 一個累積資本以供創業及階級流動的機會。因此,夜市攤販並非如 一般所認為地,主要為貧窮、低教育水準的勞工,在無法進入正常 的職業市場(失業),或在經濟不景氣、公司裁員的情況下,「被 迫」進入此一經濟部門;相反地,此項研究發現,大部份的夜市攤 販曾從事別的工作或仍持有白天的工作,亦不乏中產階級的參與, 許多人主動選擇此項行業,期望以勞力及時間的付出,經營攤販生 意來突破本身缺少創業資本的束縛,達到社會流動的目標。 逛夜市的樂趣何在? 夜市所代表的文化不只是傳統的延續,它所呈現的,是不同的利 益團體(包括國家、媒體、資本家、小商店老闆、攤販、及消費者 等)基於本身的利益及價值觀相互影響的結果。夜市一方面被描述 成破壞市容及經濟秩序的「都市之瘤」,另一方面又被視為文化的 傳統,為台灣殘存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人們最常帶領國外或外地 來的親友體驗本地文化的地方。國家常將逛夜市的樂趣描述成粗俗 、低級,但夜市卻又處處流露平民文化的草根氣息,因此夜市的形 象及地位也一直在合法/非法、正當/不正當、現代/落後、傳統/粗 俗等兩極之間流動。而也因此種不確定性,夜市反而愈發引人遐想 ,在象徵的意義上也愈加顯著,所以夜市的亂象雖常為人所詬病, 但卻又給予參與夜市盛會的人們一種獨特的樂趣。 夜市是都市之瘤? 夜市在台灣社會「現代化」的意識型態下自然呈現許多「落後」 的表徵,它所呈現的亂象,和現代設計所強調的整潔與秩序背道而 馳,問題是許多夜市以現代化的價值觀「觀光化」之後,卻常失去 夜市原本引人入勝的特色,而且恐怕也正是因為夜市的亂(熱鬧) ,「逛夜市」才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夜間公共休閒活動。夜市攤販 的地下經濟與現代國家管理及資本經濟邏輯存在基本的對立,更因 攤販與「正常商家」之間的競爭,導致政府的取締;然而,夜市卻 又常為這些正常的商家消化庫存貨底,更銷售著許多依規定亦為違 法,但又為國家所容忍之地下工廠所製造的產品,在台灣的經濟環 節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夜市所製造的污染與交通問題在擁擠的都會區的確是難以解決的 瘤,然而夜市所牽涉的問題卻是結構性的,非簡單地以嚴厲的取締 可以解決。夜市「是否是都市之瘤」?如果從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來 衡量,它的確是;不過若以歷史的角度來看之,夜市的發展其實是 台灣文化及政經環境的自然產物,而不是少數攤販個人的非法經濟 活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