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溪畔◆◇ 觀鳥篇∼小白鷺 劉小如 鷺鷥是許多人熟悉的鳥名,只不過鷺鷥不是一種鳥,在台灣屬於 鷺科的鳥有十九種之多,其中全身雪白的「白鷺鷥」也有五、六種 。在中研院裡,常見的白鷺鷥有兩種,本期先為各位介紹數量較多 的小白鷺。 型態:身長約六十公分,全身白色,嘴、腳黑色,腳趾黃綠色。 黑嘴、黃腳是區別牠和其他種白鷺的重要依據。繁殖期時 頭部後方會長出兩根細長的白色飾羽,背部及前頸下方也 會長出飾羽。 生態:普遍分在於平地至中海拔的溪流、水田、魚塭、沼澤、河 口及沙洲地帶,以魚類、兩棲類、甲殼類、昆蟲類等為食 。群聚性相當強,在平地常見牠們成群活動,但在山區的 溪流中,則偶爾可見單獨活動的獨行俠。在每年的繁殖期 ,小白鷺和黃頭鷺、夜鷺等其他鷺科的鳥,會集體在鄉間 的樹林中築巢,形成台灣鄉村特殊的「鷺鷥營」(或稱「 鷺鷥棲」)景觀。「鷺鷥營」的出現,在以前被視為是吉 利的象徵,受到農村居民的歡迎與保護,可惜隨著開發的 腳步,這種早年在台灣並不罕見的景象現在已變得越來越 少見了。 在院裡,最容易看見小白鷺的地方是植物所的實驗田,尤其是在 剛插秧時,曾見多達三十隻的小白鷺成群來此覓食,然後到四分溪 西邊山坡的樹上休息。剛割過草的庭院,有時也會吸引一些小白鷺 前來捕捉被割草機驚起的昆蟲。此外,在活動中心前的橋下,常年 住著一隻小白鷺,各位在經過活動中心前的河邊時,只要沿著河找 ,很容易就可以發現牠了。這隻小白鷺為什麼會落單,是個耐人尋 味的問題,有沒有可能四分溪目前硬梆梆的水泥護岸,溪中生物種 類與數量的貧瘠,使這條溪只能養得起這一隻孤獨的鳥呢? ㄉㄨ ㄉㄨ ㄨˋ-蘭嶼角鴞的故事放映會 時間:十一月九日中午12:30 地點:學術活動中心大禮堂 片長:二十七分鐘 本片編導、動物所研究員劉小如並將親至會場與您對談,敬請同 仁踴躍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