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得◆◇ 達爾文在一百多年前的預言─漫談分子演化學 (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許祖法) 達爾文在西元1859年發表The Origin of Species前,曾經提到: 「自然界各物種真實的親緣關係,必將在未來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雖然那時候我已經離開人世而無法看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達 爾文預言的一刻到來了嗎﹖雖然生物演化的過程不能倒帶重演,而 我們亦沒有時光機器可以讓我們回到從前。但不可諱言,百餘年來 的科技進展,的確可以讓我們經由其它角度審視生物的演化歷程及 現存物種的親緣關係,也讓我們更接近了「真實」親緣關係的全貌 。在過去,傳統研究物種親源關係總被侷限於可歸屬一類的生物, 這類生物具有可供描述或分類的共同特徵或形質;所以,過去你不 會看到分類學者把現生的鳥類和魚類放在一起比較其親源關係,而 它們在演化上出現的時間也多憑籍考古學上的化石年代證據或一些 「合理」的假設。因為,關鍵在於它們必須先有「共同的特徵」方 能比較,而這一直是個限制。然而事實上,不管是多簡單的單細胞 大腸桿菌或複雜如我們人類,每種生物都是具有共同特徵的,那就 是最基本的遺傳物質── DNA;它是我們所有生物都具備的遺傳標 幟物。本世紀中期找到這個 "DNA共同特徵"距離我們了解生物親緣 關係的全貌及推演生物演化的歷史,似乎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半個世紀以來,隨著DNA結構的確認及分子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 一些研究物種演化及親源關係的學者已經搭上了這班向前疾駛的生 命科學列車。分子演化學的研究也因之衍生。在1980年代之前,分 子資料大多數幾乎祇是分子生物學者研究上的副產物。直到最近十 餘年,經由許多先進研究者的努力,將一些有趣的題材或過去囿於 傳統方法而窒礙難行的研究工作,利用分子資料予以解決。一篇篇 重要的報告見諸科學期刊上,再加上基因庫資料的累積及普及利用 ,分子演化學廣泛被接受,因而已被視為一獨立的學門。在1960年 代初期,蛋白質同功異構[酉每]電泳技術首先將生物演化及分類學 推向分子的階層;生化分類學者利用 Allozymes分析一個基因座的 多型性作為遺傳標幟物,藉以分析種以上或族群階層的物種類源關 係。 1980 年代初期,學者開始利用限制內切[酉每]來分析生物種 內和種間特定片段 DNA之限制[酉每]圖譜的差異來分析生物在分子 階層的類源關係。同時,研究人員開始將分析標的物焦點放在粒線 體 DNA上。原因是絕大多數生物粒線體 DNA具有母系遺傳的特性, 這一點可以使研究者不需考慮基因重組等因子,而可單純的分析母 系的親源關係。採用粒線體DNA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將其與核內DNA 比較,粒線體 DNA的變異程度較大,且其基因組較小,研究者可視 其探討的階層而採用不同的基因或片斷作分析。時至今日,粒線體 DNA 仍是研究分子演化及親源關係者最有興趣的遺傳標幟物。應用 在族群結構、類源關係、生物地理、生態保育、雜交分析等方面的 研究例子,不勝枚舉。到了1980年代末期,由於一種在試管中大量 複製 DNA 的技術──聚合[酉每]連鎖反應(PCR)的突破,使過去 步驟繁瑣的DNA複製工程變成簡單而容易在一般實驗室操作,而DNA 定序也因此被大量應用。DNA 序列的分析由於可獲得較多的分子資 訊,所以開始有更多人投入 DNA序列的解析工作。而PCR配合DNA定 序也使一些古化石標本的 DNA特徵重現,如此新科技加上舊標本等 於增加了時間的參數,更有助於演化生物學的進展。 由下面一些研究摘要,我們可以了解分子標幟物在演化及親源關 係上有趣及有力的價值。 加大柏克萊分校 Wilson 博士的研究群在80年代末期,首開應用 PCR定序DNA在分子演化上的意義,對從事分子演化的研究者而言, Wilson博士也算是這一行的「祖先」吧!1989年,Wilson的研究群 對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生類、魚類、昆蟲等 110種的生物做 了一次全面的分子演化研究,他發現在差異甚遠的物種都保有粒線 體 DNA 一些共通的DNA序列,這些分子特徵應能反映過去演化過程 的事件而他導出的分子演化樹與過去為大家所接受的演化樹也相當 符合。在人類探究自己從何而來的老問題上,分子演化的證據也引 起了科學界的關注,Vigilant 在 1991年發表的報告顯示,在分析 189個不同地區的人類粒線體DNA及黑猩猩的序列發現,各地理區的 人類 DNA 序列型皆是由非洲大陸的DNA序列所分化出來的;經過與 黑猩猩演化時間的校正後推知,人類共同的祖先應該是源自約20萬 年前的非洲大陸。另外有關應用在生態及生物地理學上的研究,座 頭鯨在大洋中分別以獨立的小群行攝食及交配洄游即是由粒線體DNA 的分子資料獲得證實。而北美灰狼族群中發現了土狼之基因型,亦 警示了北美生態界開始對北美灰狼的關注。在佐證一些受到爭議的 物種親緣關係上,分子資料也提供了另一個思考方向。例如過去在 鳥類的分類體系上,食肉性的新世界禿鷹( New World Vulture)由 於食性及外部特徵的關係,一直被認為和舊世界禿鷹( Old World Vulture)的類緣關係較近,但根據解剖資料卻認為新世界禿鷹應和 一些鸛類關係較近;後來 Avise等人將這些受爭議的鳥類之分子形 質資料加以分析,結果新世紀禿鷹應和鸛類的類源關係較近。這顯 示了在生物演化過程中,由於內外在環境因子的改變,單憑外部形 質來界定類源關係是可能有錯誤的,前例即是因環境因子導致新世 紀禿鷹趨同演化,造成其外形及食性接近舊世紀禿鷹的結果。上述 諸例,可以證明分子資料已成了研究演化生物及族群遺傳學的有力 工具。 國內的研究人員在分子演化上的研究及應用亦有一些不錯的成果 。以我的研究群在過去幾年的工作為例。我們在1990年首先發表了 世界上第一個魚類完整粒線體基因組序列(平鰭鰍),這對整個生 物基因庫的貢獻是相當重要的,後來許多研究魚類粒線體 DNA的人 即參考了這篇報告來設計其實驗。之後,我們研究了一個長久以來 ,困惑魚類生物學者的問題:日本鰻的族群結構。由於它是一種降 海產卵的神秘魚類,過去對其生活史及生態的了解相當有限,加以 其是高經濟價值的養殖魚種,我國、大陸、日、韓等國一直投注相 當的努力要了解其族群組成,以便研擬鰻苗採捕或保育的策略。我 們分析了 1987-1991年間採自大陸東南沿海、日本、台灣等地的日 本鰻鰻苗,發現它們的粒線體 DNA序列片斷的變異並無地理或時間 上的差異,這些採集的樣本應來自同一母族群,顯示日本鰻降海後 應是回到同一產卵場。這個結果也警告我們必需善加保護日本鰻資 源,特別是保護其產卵場週邊的海洋環境。另外,在生物地理學的 研究上,我們也對台灣特有種「台北樹蛙」的分子遺傳及地理分佈 作了相關研究,證實了台北樹蛙由於活動力較弱的關係,在台灣的 族群因地形隔離,已有中、北部地區族群分化的徵兆。現在,我們 正進一步利用分佈在台灣與大陸地區的同種樹蛙在分子階層的變異 來分析台灣島與大陸板塊分離的時間,以及分析在沒有基因交流狀 況下,兩地的樹蛙在時間序列上遺傳密碼的變異程度。目前我們尚 在進行多項研究,而國內其它領域的研究者也多有豐碩成果。 展望未來,我們除了將繼續對一些具有生物意義的題材進行分子 演化研究外,本土生物的研究也將是我們的重點。希望在不久的將 來,在分子演化的研究歷程上及對整體演化生物學的貢獻上,台灣 學者的研究也能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