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長三月中至四月初將兩度訪美。三月十六日主持院務會議後 ,隨即搭機前往休士頓,參加 The Welch Foundation, Chemistry Award審查會議,於三月二十日返國,並於隔日主持本院第十五屆評 議會第四次會議。兩天後,李院長又再度飛美,目的地是芝加哥, 預計停留十二天。 李院長在芝加哥的行程為:應美中國建學術聯誼會之邀參加「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並以「 Steering Chemical Reactions Through Laser Excitation」為題演講;之後在芝加哥大學以「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演講;另外也應全美台灣同鄉會芝加哥分會之 邀做第三場的演講;並在伊利諾大學 Urbana-Champaign 校區舉行 的一項會議中主講「Challenges of Taiwan in the 21st Century 」。李院長出國期間,院務均由羅副院長代行。
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管東貴先生任期屆滿,李院長參考該所所長 推薦委員會推舉結果及對該所研究人員所做的意見訪談後,決定由 杜正勝院士接任。杜先生將於四月一日起上任,任期三年,至八十 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杜正勝先生,生於民國三十三年,台大歷史系學士、歷史研究所 碩士;歷任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研究生(LSC)、東吳大學講師、 副教授,本院史語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組主任,清華大學教授、 歷史所所長,台灣大學兼任教授等職。研究專長為中國上古史、中 國社會史(上古至魏晉),其主要成就在於運用多種史料(卜辭、 金文、古典文獻、考古發現),從社會科學概念及方法得到啟發, 為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特質與演變等諸多關鍵性的問題,提出體系 性的新解(如城邦論、編戶齊民論),釐清不少多年來史學研究的 爭議,自成一家之言。近年從事並且提倡新社會史的研究、與同儕 創辦《新史學》,探索史學的新領域與新境界。民國八十一年,杜 先生因為在史學研究上的卓越成就,當選本院十九屆院士。
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陶英惠先生,去年三月一日應院長之請兼代 總辦事處秘書組主任,惟當時只答應以一年為期。目前任期已屆, 其職務經院長核定由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戴華先生接任 ,任期自三月十五日起生效。 戴華先生,民國四十二年生,台大哲學系畢業後負笈美國康乃爾 大學深造,於198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社科所約聘助理研究員 、副研究員,於民國八十三年升任研究員;專研康德哲學、倫理學 、當代英美政治哲學、心靈哲學。目前在社科所並兼任圖書館主任 。
南非藝文暨科技部長恩古班( Dr. Ben Negubane)伉儷及該部執 行長亞丁尼( W. Rodger Jardine)、辦公室主任葛芮琳( Cecilia Greyling )一行四人,於三月十七日上午九時許蒞院拜會 羅副院長並參觀歷史語言研究所。
英國皇家學院院士Dr. Thomas Blundell應國科會之邀來華訪問, 除走訪國科會、清華大學外,並將於三月二十一日上午十一時,至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以「Protein Super-Families and the Analysis of Genome Databases」為題發表演講,歡迎聽講。Dr. Blundell 現為英國倫敦大學Birbeck學院結晶學教授、英國生物科 技研究委員會執行長、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榮譽董事。
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天心先生因執行本院主題研究「台灣 與東南亞綜合研究計畫」,於八十四年三月十九日至四月二十日赴 中國大陸雲南省調查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崩龍語支中的布朗、烏 等語言,並就便訪問當地各民族語言教研機構,除與相關領域學者 廣泛交流請益之外,並蒐集有關南亞語研究之資訊及出版材料。 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仲玉先生因執行內政部委託「東沙島 南沙太平島考古學初步調查」計畫需要,於八十四年三月二十日起 至四月十日止前往廣東、海南二省境內連繫學術研究機構,並蒐集 相關資料。 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文化思想史組主任黃福慶先生於 3月15日 至6月30日赴日本東京大學訪問研究三個半月,出國期間,文化思想 史組主任一職由研究員熊秉真女士代理。 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素樂女士獲行政院國科會及德國學術交 流總署補助,於 3月5日至5月31日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訪問研究。
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莊英章先生所著專書《家族與婚姻:臺灣北 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已於日前出版。全書不再拘泥於傳統的 人類學參與觀察,同時也運用半結構性問卷的設計以及文獻和戶籍 資料等社會學和史學方法,在崁頂和六家這兩個閩客村落從事八個 多月的田野調查,集中分析這兩個村落居民的家庭結構與婚姻(包 括生育率和離婚率等問題);這本書是莊先生長期以來從事臺灣漢 人社會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黃克武先生已於日前升任為副研究員。 黃先生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文化史及中國近代思想史。近年來著力 於清末民初政治思想史,尤其致力研究中國傳統思想模式在近代知 識份子吸取西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中西學術的交互關係。其所 著「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近史所專刊70 ),是剖析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國思想的一部作品。
為充份利用國際網際網路大量而便捷的資訊傳遞能力,提供同仁 取得研究所需之相關書面資料與訊息,計算中心與美國加州大學聖 地牙哥分校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將利用研究圖書館聯盟( RLG-Research Library Group)所開發的"ARIEL FOR WINDOWS"軟體 系統,互相為同仁提供文件傳遞服務。 本合作辦法將自四月起試行一年,每季就雙方傳遞量、方法、品 質等做檢討以提昇服務品質。試行期間費用全免,同仁可至各所處 圖書館索取文件傳遞服務申請表格,或自本院檔案伺服器 ftp.sinica.edu.tw/pub/AS/dds/aform.txt 取得。詳細之內容及注 意事項,同仁請參見《計算中心通訊》第十一卷06期(3月20日出版 )專文介紹。
從事台灣史研究必備的基本工具書--「台灣方志資料庫」,歷 經五年,終於在本院計算中心與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史籍自動化人 員協力下,於日前製作完成。現在您只要透過本院計算中心gate主 機,即可上線檢索查詢,歡迎有興趣者多加利用。 台灣方志,主要是清領時期台灣各級行政區劃--府、縣、廳所 編纂的志書,內容包羅萬象且紀錄詳實,具體而微呈現出台灣社會 的歷史風貌;因此,早在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前身--台灣史田野 研究室時期,即已將此方志之全文輸入,列為首要重點工作,前後 歷經五次校對,修改,始建檔完成。 「台灣方志資料庫」採用的版本,係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 之「台灣文獻叢刊」為據,合計四十六種、一百一十六冊,總字數 收近八百萬字。其中尚有六百個罕見字,目前選出四十三個出現頻 率較高的字形,上中心公用造字檔,使用者在檢索程式ftms時取用 ,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另外提供包含大部份新字的專屬版本,使用 者若有需要,可洽詢該處史籍自動化室,電話:(02)7880539轉208 。
史密特(Schmitt)中型,琴齡十年,棗紅色,保養良好。擬售 26,000 元(含搬運費)。有意者請洽:789-8239林小姐。
明華園歌仔戲團於八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下午七時三十分,假舊 莊國小操場演出「逐鹿天下」一劇。此項活動為南港區公所依據山 豬窟回饋地方經費預算執行計畫所舉辦,歡迎本院同仁踴躍前住觀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