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遠路不須愁日暮 -記胡適紀念館及墓園 週報特約採訪 孫以潔 中研院的對面有所胡適國小,側邊有座胡適公園,院區內還有個 胡適紀念館。在這個地方,胡適先生似乎享有著一份特殊的地位。 胡適先生於民國四十七年出任中研院院長,在這裡度過了他一生最 後的歲月。民國五十一年春天,在中研院院士會議的歡迎酒會上, 胡適先生致辭完畢,忽然倒地,心臟病猝發而從此不起。這位二十 六歲以「文學改良芻議」帶動新文化運動而名滿天下的哲人,他一 生的志業以北京大學始,而在南港的中研院內劃下句點。 胡適公園右側的小山坡上,是適之先生的長眠之地。墓園四周環 繞著柏樹和杜鵑,清幽之外,也顯得十分平易近人,尤其是墓前黑 色大理石刻的紀念碑文,是毛子水先生用白話文所寫: 「這是胡適先生的墓。 這個為學術和文化的進步,為思想和言論的自由,為民族的尊榮 ,為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勞神以致身死的人,現在在這裡 安息了! 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陵谷也會變易,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 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適之先生辭世已有三十二年,蓋棺猶未論定他的歷史地位,環繞 著他一生的各種論戰,也沒有全然平息。而這位譽滿天下、謗亦隨 之的哲人,靜靜的躺在這偏僻小公園的一隅,再也聽不見人世間的 褒貶,來這裡追懷憑弔的人似乎不多,春日的陽光下,格外顯得寂 寞。 然而,更寂寞的可能是在新建高樓環繞中隱沒的胡適紀念館。一 樓的平房,陳舊的屋宇,像歷史的陳跡一樣,安詳而寧靜,這是適 之先生的故居。走進這裡有一種時空錯置的感覺,彷彿回到了適之 先生生前的年代。紀念館的一側是陳列室,這是適之先生逝世後為 了展覽遺物才加蓋的,裡面整齊的陳列著他的中英文著作及書信原 稿,還有兩封江冬秀女士手書的信件,雖然有些白字,但真情流露 。他叫適之先生「睡午覺也要那條單被答上點,萬不能受冷。」說 他是「小孩子生出來一樣。」陳列室裡還有不少胡適先生的生前用 品,並且提供錄影帶放映,主題是「胡適先生在台灣」及「我的母 親」。 紀念館的另一側是故居,一切陳設都保留著適之先生辭世那天的 原樣,擺設整齊而樸素。書房和餐廳都是大型書櫃,小小的浴室十 分乾淨,據說愛整潔的適之先生,每次沐浴完,都會把浴室擦乾淨 才出來。客廳還算寬敞,擺了一整圈的布套沙發,想必客人相當多 。當年,適之先生曾在這裡休憩,在這裡接待賓客,雷震被判刑的 當晚,這裡也曾是各大媒體記者蜂擁而至的地方,適之先生就坐在 這個沙發上沈重的接受訪問。然而昔人已乘黃鶴去,現在故居顯得 相當寂寥,院內同仁總是匆匆行過,少有人佇足,倒是一些外縣市 的中小學生旅行,或是國外來的訪問團會到此參觀憑弔,造成間歇 性的人潮,到現在已累計了三十多萬人次。 適之先生與中研院的關係相當深遠,他自己是第一屆院士,對於 中研院草創時期的經費籌措,曾大力奔走。他出任院長時,中研院 在南港立足不過四、五年,還是百廢待舉。最主要的是研究設備不 足,研究人員生活太清苦。在胡適先生和多位科學家的倡導下,政 府成立了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胡適出任主任委員,這是政府 首度對科學的發展有了長期性的規劃。長科會並以「客座教授」名 義,開始延邀海外學人返國,並創設研究「補助金」,以安定學人 生活。九年後,這兩項措施都由長科會的後身國科會擴大辦理。在 長科會的補助辦法下,中研院也興建了數棟新的大樓及一批學人住 宅。然而適之先生擔任院長還不滿四年,有很多計劃尚未付諸實現 ,就猝然辭世了。 適之先生安葬後不久,紀念館成立,由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兼 管墓園。首任館主任是王志維先生。王先生是胡適生前的祕書,在 他和夫人張彥雲女士苦心經營下,紀念館才稍具規模,由於經費不 足,有時還要自掏腰包。去年王先生退休,由近史所研究員陶英惠 先生接任迄今。 紀念館的身份相當特殊,它始終沒有被納入中研院的編制單位, 自然無法編列預算;又因為它和中研院的密切關係,所以也不便公 開募款。紀念館唯一固定的經費來源,是適之先生的美國友人美亞 保險公司負責人C. U. Star 所捐贈成立的一筆基金,長久以來, 紀念館就靠這一筆微薄的款項慘淡經營。此外,近年來紀念館的硬 體添購與維修費用,亦由總辦事處支援。然而,目前紀念館仍是三 十年前的屋瓦、三十年前的線路,館內人員非常擔心,若是小小的 電線走火釀成災情,適之先生的文物付之一炬,將是無法彌補的損 失。館內除了展覽物品之外,還有大量適之先生的手稿、書信,適 之先生在民國三十八年以後的文稿,以這裡的收藏最為豐富。然而 南港地處潮溼,紀念館沒有能力購置足夠的防潮設備,這些真跡的 保存也很不容易。 目前館內有兩位助理研究員負責整理這些珍貴的文稿,因為紀念 館沒有研究人員編制,他們只有分別在史語所和近史所掛名。另外 ,館內還有兩位約雇人員及一位書記,負責事務性工作。在大家的 努力下,現在適之先生的文稿多已歸檔,除了消極保存之外,他們 還希望讓這批資料發揮更積極的功能,讓研究近代史的學者能夠活 用它們,並且可以有系統的整理出版。以適之先生在中國近代史上 的樞紐位置,這些史料的價值不言可喻。但是在人手不足、經費有 限的情形下,他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八十年代起,海峽彼岸已 經開始積極從事胡適研究,相關的資料被大量蒐集編印,如在北京 的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耿雲志教授主編了「胡適遺稿及秘藏書 信」,他們並有編輯「胡適全集」之擬議;另外,各類胡適年譜、 胡適評傳等著作也紛紛出版。然而在南港胡適紀念館的手稿,多數 從未發表,卻無法整理編印,實在可惜。紀念館這種妾身未明的狀 況,使它的功能備受限制,前院長吳大猷先生去年底曾表示,這終 非長久之計。李院長遠哲先生甫一上任,就先到紀念館參觀,表現 了高度關懷之意。館內人員很希望,靜態的紀念館能改制為具有多 功能的胡適研究中心,納入正式編制,為史料的保存、近代史的研 究,貢獻更多的力量。 在現今快步調的台灣社會中,人們習慣於凡事向前看,然而緬懷 過去,方能瞻望未來,在一片保存古蹟、追尋歷史的呼聲中,胡適 紀念館期待更深的重視,並希望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當然,它 也盼望您的佇足參觀。 胡適紀念館免收門票,開放時間如下: * 週一休息。 * 週二至週日(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09:00至11:30;14:00至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