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母語的維護與發展 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壬癸 因為環境的變遷和人為因素的破壞,台灣有一些稀有的動物和植 物已瀕臨絕種的危機。經過專家學者的一再呼籲這種問題的嚴重性, 一般社會民眾也還能理解並加以重視。然而,對於無形的文化資產的 保護,一般人的理解和關懷的程度卻又遠不如有形的資產了。 台灣南島語言本來至少有二、三十種之多,有的已經消失,僅存 的十多種如今也都面臨消失的危機,不能不令人擔心它們的前途。因 為語言一旦消失,其民族文化也就伴隨著而去了。 國內外學術界都一致認為:台灣南島語言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整 個南島民族的許多關鍵問題,如民族的起源和遷移路線,都有賴於台 灣南島語言現象的瞭解和問題的解決。 因此,無論從那一種觀點:民族文化的存續、學術的價值、民族 的感情,台灣南島民族的母語問題都是值得大家共同關切的重要課題 。 台灣南島民族的語言文化在學術上確實是一個寶庫。可惜它們流 失得非常之快。由於過去幾十年來國民政府在政策上的偏差,更加速 這些語言文化的流失。今日來談母語的維護,雖然為時已晚,但多少 還有「亡羊補牢」的作用。 解嚴以後,政府也確實有意針對過去一些不當的措施做必要的調 整。其中一項重大的變革便是教育部的「發展與改進山胞教育五年計 畫」。本年度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並且主動提供經費委託相關的學 術機構舉辦本土三種母語研討會。台灣地區的母語包括南島語言、閩 南語、客家語。其中「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討會」已訂於5月20-22日 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召開,將有二十六篇論文在會中宣讀。 會議的主題是「母語的維護與發展」。這是國內首次舉辦原住民母語 研討會,其意義非比尋常。中研院李遠哲院長、教育部的主管都將在 開幕式中致詞,由此可見學術界、教育界的負責人對此次會議的重視 。至於閩南語和客語,由清華大學負責辦理,將在六月間召開。 這次會議所要宣讀的二十六篇論文,涵蓋的範圍包括母語的教學 與教材、書寫系統、使用現況、語言結構、詞典的編纂、母語的維護 、母語與文化的傳承等各種問題,所探討的語言包括泰雅、阿美、布 農、排灣、鄒、魯凱、賽夏、噶瑪蘭、西部平埔族等。雖然這次的論 文沒有專門探討其他個別語言,如卑南、雅美、邵,但若干論文所要 探討的母語問題和現象也都涉及並且適用於這些語言。提出論文的包 括原住民、教授、專家、研究生等。報名參加會議的已超過一百多人 。 南島母語研討會原由教育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辦理 ,台灣省教育廳協辦,並由教育部、教育廳、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提供經費。去年九月就成立籌備委員會以負責和執行會議各項事宜, 包括論文的審查工作,委員的成員是:李壬癸(召集人)、林英津( 秘書)、何大安、梅廣、黃宣範、鄭恆雄、黃美金、孫大川、張郇慧 、汪明輝等。 從今年起,教育部首次設置母語研究著作獎補助辦法,公開徵求 有關母語的各種研究著作,分為以下五組:(一)山胞母語之特質及 文化背景論述(或閩南語、客語及其他語言的書寫問題研究),(二 )母語的語彙詞書,(三)母語的語法分析論著,(四)母語教材( 或母語輔助教學教材),(五)母語傳統歌謠、神話傳說。各組申請 獎(補)助作品經評審後,選出五名優良作品,依等級(優等、甲等 、佳作)發給獎金,另於每組選出一至三名已達相當水準而作品尚未 出版者,發給出版補助金。教育部將藉此次母語研討會正式頒發母語 研究著作獎(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