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如何增進親子關係 化學研究所數位同仁 整理 本所研究員蕭明仁先生不幸於去年四月五日病逝。蕭先生生 前熱愛工作、朋友與家人,曾多次與筆者討論孩子教育問題,相談甚 歡,蕭先生極力鼓勵筆者將經驗寫出來讓大家分享。但寫好之後因蕭 先生的過去就把它丟在一邊。最近無意翻了出來,試試能不能在院內 週報刊出來。一則完成蕭先生的心願,一則紀念他的週年。 在生物學上有「自私的基因」這麼一說,它的意思是說遺傳基因 為了本身能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才使人有七情六慾,奮發求存,以至於 傳宗接代。這個說法有點玄,但也不是毫無根據。中國人自古以來要 求子女要「肖」,肖者像也,在古代若子女不像自己,是做父母的極 不能忍受之事,不肖子輕者會使父母極端失望,消極悲觀;重者造成 家庭不和,父子反目。近來雖然不再這般激烈,但要求子女像自己之 心未曾稍減。比如說最不會出差錯的恭維話就是說別人的孩子像他( 她)的父、母,聽的人絕對都會樂淘淘的。 由生物學的研究結果使我們能確定我們的孩子繼承了父母各一半 的遺傳基因,而做父母的又分別來自他們的父母,所以我們的孩子的 血液裡有著一脈相傳、世世代代的遺傳因子。妙的是造物者僅只用了 約百分之一的遺傳基因就造成了一個有血肉有思想的人,另外絕大多 數的百分之九十九並沒有被表現出來。至於用了那個百分之一來造成 了一個人?在生物學上尚未有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是按或然率 來排列組合一番的。所以由生物學來看您的孩子應該是一個嶄新的個 體,但可能有部份像您、您的配偶、還有您倆的祖先。但無論如何, 孩子是一個新的個體,而不完全是您的化身,您的延續。 有了這個認識,做父母的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第二要 協助孩子發展他們的人格。這兩點相信許多做父母的都知道,但實行 起來何其之難,能做到的程度也因人而異。我們能談的只是在幫助孩 子發展他們人格的過程上應該避免的一些事情。 第一、要溝通,不要對立。溝通是雙方面的。首先是要自己說的 話對方能聽到、聽懂和聽得進去。許多做父母的都很容易的做到頭一 項,但後兩項就難說了。沒有做到的人會責怪孩子不聽話,而把關係 愈弄愈糟。其次是要聽對方說話。要仔細聽之後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 這麼說。孩子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想表達的即使不對,也要等說完 了才糾正,如此被糾正的才服氣。所以許多孩子才有:『我有話要說 。』的不平之鳴。要瞭解孩子的世界,而不要自以為是。另外選擇對 話時機,因為揀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去談,不是相應不理,就是吵架 ,對溝通而言有害無益。所以父母要學會閉嘴,尤其是在話不投機的 時候,找個其他的時機再談,但也不要忘記了。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談 話的對象,沉默是對什麼人而言。做父母的人本來是自己子女的談心 對象,這種關係本來是天生的,但不幸往往被父母自己給破壞了。另 外也要瞭解到父母與年齡愈大孩子的溝通愈困難。有許多事是十來歲 的孩子不會告訴父母的。就是父母當年也是一樣。在這種情形下如何 改善這種形勢?只有在這以前多溝通,灌輸了許多明是非、辨善惡的 觀念。並且要使孩子堅信不疑的是父母是他們最後的堡壘,無論發生 了什麼大事,父母永遠是站在他那一邊而伸出援手的。這樣一來孩子 會在他們覺得最困難(其實往往不是什麼大不了之事)的時候會向父 母來求助,這樣的父母就是非常成功的了。 第二、不要勉強孩子去做家長自己喜歡或自己(很遺憾)沒有做 到之事。如果您這部份的基因未被上帝眷顧而沒有表現在孩子身上, 那將是一場拉鋸戰。往往表面上是父母贏了,實際是大敗。因為當孩 子有能力有機會能不聽話的時候一定不再聽話。所以協助孩子發展志 趣豈不省力、又皆大歡喜﹖從早期的輔導中有許多機會引孩子入正途 ,而不至於多年的積壓到不可收拾和無可挽回的地步。 第三、身教,不要言教。生活是一個極複雜的過程,我們的行為 因應這樣的環境,大原則雖然有所不變,但小地方卻無法保持一貫性 。而說話是經過過濾的,尤其在教訓別人的時候。如果父母經常無法 保持言行一致,那麼言教是無說服力的。再大聲也無用。 第四、不要不信任孩子。這一點許多做父母的是非常矛盾的,一 方面努力教孩子獨立,另一方面又非常懷疑他們的能力。另外要尊重 孩子的隱私權,偷翻孩子的東西給孩子知道了(一定會知道,因翻的 人會自己說出來。)是非常傷害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的。做父母的 要對平日的教導與溝通有信心。 第五、也是最後一點,不要處處以錢來衡量孩子的要求。父母對 孩子的各種要求滿足的程度自然以愛來衡量,但卻常用錢來做藉口。 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產生了父母只愛錢,不愛我的感覺。那豈不本末倒 置? 好了,原則都有了,那就要看怎麼去實行了。通常是越早越好, 孩子剛懂事到小學三、四年級是最崇拜父母的時候,當孩子很興奮的 跑來:〞媽媽,媽媽(或爸爸,爸爸),我有一…時,而您說:〞去 ,去,去去去,媽媽(或爸爸)忙,別煩我,等會再說。〞那是非常 傷孩子的心的,次數一多溝通的管道就沒有了。最後以一個真實的故 事做結尾。有一回一個朋友打電話來稱他讀高中的女兒要和一群同學 去吃飯喝酒跳舞,然後到同學家通宵不歸。他不許,但女兒執意要去 ,已經弄到父女反目的地步。該怎麼才能說服他女兒不去﹖筆者握著 話筒良久良久無詞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