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光圈外的人--何光朗

                                          週報特約採訪 詹素娟

    何光朗先生是本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籌備處技佐,因為工作
  表現優異、熱誠,被遴選為八十二年度模範公務人員。不擅談論自己
  的何先生,靦腆的表示:這不過是盡心盡力做好份內工作,這份榮譽
  ,都是長官、同仁愛護與鼓勵的結果,我願與他們共享。溢於言表的
  謙恭之情,令人感受到一種屬於技術人員的無華風采。初見何先生,
  質樸斯文的外表、溫和的態度,讓人一時聯想不到他與機械的關係;
  然而,看過他所製作的零件成品可以精密、細緻到如此程度,才知道
  他心細如髮的工作精神,久與氣性、形貌相互濡染了。走進位於原分
  所地下室的機械工場,各型車床、銑床、原料、工具略顯緊迫的排列
  在尚待進一步整理的狹長空間裡,何先生就在這裡,渡過了八年與機
  具日日為伍的時光。

    因為父親開設輕型機械加工廠的緣故,何先生幾乎從小就伴隨著
  各式機件長大。在進入原分所前,除了台北工專的機械專業學習外,
  何先生已有十年以上的工作閱歷。七十五年六月,何先生赴新竹參加
  國科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的實作測驗,以優秀成績獲得原分所面試的
  工作機會,並很快成為該所的技術人員。當時,原分所實驗大樓甫完
  工啟用,因應實驗、研究的需要,機械工場的設立迫在眉睫,何先生
  一就職即投入工場的設置工作:從空間規劃、電力設施到機器定位等
  ,一切從基礎做起。工場始略具雛形,就隨著一個又一個實驗室的設
  立而運轉起來,八年來無日稍休。

    何先生與機械工場同仁的主要職責,是製作實驗室各式儀器的機
  械零組件﹔這是物化基礎研究中,必須配備的技術支援單位。以原分
  所分子束實驗室成立的例子來說,除了由國外運回真空腔體、偵側室
  腔體外,還有許多零配件、週邊設備委託工研院機械所承製,而其裝
  配、附屬設施則皆由所內的機械場完成。何先生雖然原已具備寬廣的
  機械加工實務經驗,但面對真空類機器,卻需要真空知識的輔助﹔抱
  持著從工作中學習的精神,何先生在所內研究員的熱心指導下,很快
  便進入情況。實驗儀器零組件的製作,需要高度精密的技術,其功能
  的設計,更要符合研究的需求,而某些組件在規格、形式的多樣性、
  複雜性上,亦非國內一般機械業界在技術、成本上所能承擔,所以往
  往是由研究人員構想繪圖,再交給何先生製作執行。研究與技術人員
  雙方~I;在此一合作過程中,必須不斷討論、充份溝通,然後以最簡
  單的結構、最容易製作的方式、最能達到實驗需求等條件為前提,確
  實定案後才開始施工。如此審慎,即在預防、減少修改的次數。何先
  生在此流程中,常因過於專注而面容嚴肅、毫無笑意﹔直到工件完成
  ,交予實驗室安裝,並發揮功能、取得正確數據後,才因壓力盡去而
  露出高興的神情。這種繁複、耗時的工作流程,既需理論與實務結合
  ,堅韌的耐性尤其不可或缺,何先生從中熬練的不僅是技術經驗的累
  積與敬業精神,更因自己的機械專業參與了基礎科學研究工作,而獲
  得憂喜相共的樂趣與成就感。

    從研究人員的角度來看,像何先生這樣的技術同仁,實在提供了
  極大的研究助力。因為何先生向來孜孜不倦,無論是給他複雜、困難
  的構想製圖,還是要他裝置一個擺放機器的架子,他都精心打製,毫
  不茍且。所內研究人員均認為:何先生的製作技術、敬業精神,不亞
  於科技先進國家的專業水平。一些原本以為國內製作不了的零件,都
  在何先生的手裡「生」出來,既解決研究的難題、節省對外採購的經
  費,更重要的是精密實驗儀器的製作技術,能在本土生根,成為自己
  的資產。

    對原分所而言,何先生與機械工場,是各實驗室推展整體研究工
  作的後盾之一﹔其他如玻璃、電子、電腦等技術部門,亦扮演著相同
  的角色。研究人員若想造就金字塔般的科技成果,即需要許多何先生
  型的技術人員協助;而身為技術從業人員,在參與科學研究的同時,
  相信也能在其中擷取到更多技術層面之外的樂趣與成就感,兩者相輔
  相成,定能更穩固的提昇國內的研究水準。何光朗先生應該就是這種
  良性互動關係中的典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