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核糖核酸扮演重要角色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捍衛戰士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俊安副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高雄醫學大學鐘育志講座教授研究團隊合作,發現一個微型核糖核酸家族「microRNA-34」或「MiR34」會參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俊安副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高雄醫學大學鐘育志講座教授研究團隊合作,發現一個微型核糖核酸家族「microRNA-34」或「MiR34」會參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長久以來,科學家普遍認為腸道菌僅是被動受到人體荷爾蒙影響而改變其組成。由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婦產科陳美州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常見於人體及動物腸道中的陶爾氏菌...
食肉蕈 Pleurotus ostreatus 使用毒素來麻痺它的獵物線蟲;然而,30 多年來科學家對於殺線蟲毒素以及蠔菇快速麻痺線蟲的確切分子機制仍然未知。...
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施打普及率提升與群體免疫效應等催化下日益趨緩,各國紛紛解封。然而近期所產生的新型變種病毒株仍具備威脅,不容小覷。面對疫情極有可能有未知的發展,應付變種病毒,中和性抗體將成為對抗新冠...
腸上皮細胞是抵禦細菌入侵宿主的第一道屏障。半乳糖凝集素是一種聚醣結合蛋白,主要位於細胞內,可以解碼宿主衍生的複合聚醣並參與各種生物反應。半乳糖凝集素 -4...
木質部是支持植物體並運輸水分的組織,也是重要的木材資源與陸域碳匯。為了解木質部形成,本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顧銓助研究員與國立臺灣大學林盈仲副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單一細胞轉錄體研究 4...
繼首度建構自閉症腦組織的環狀 RNA 與基因間調控網路圖譜之後,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莊樹諄團隊進一步結合不同型式的體學資料(omics...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安團隊,透過單細胞 RNA 定序技術,完整釐清了小鼠胚胎中脊柱運動神經元的轉錄體多樣性,完成胚胎運動神經元的單細胞圖譜。在此圖譜中,研究團隊純化約 10,000...
心臟收縮功能需依賴心肌細胞來維持,然而人體心臟內的心肌細胞(cardiomyocyte)在出生後不久就失去複製能力,一旦心臟受損,將導致心衰竭。過去研究指出,斑馬魚、蠑螈等動物具心臟再生能力,其關鍵在...
本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鄭惠國助研究員攜手日本研究團隊發掘一種命名為「睡美人」(簡稱 SB)的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質(arabinogalactan...
幹細胞的發現及應用為再生醫學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契機,但一般幹細胞的培養需使用具活性的細胞培養層,抑或具動物成分,於臨床使用上有許多程序不便及安全性隱憂。本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胡哲銘團隊研發出一...
細胞可以不同死亡程式轉換抑制胞內病原體增殖,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賴明宗團隊與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合作,發現序列性細胞死亡的關鍵轉換機制。本研究於細胞凋亡及程序性壞死被阻斷的骨髓性細胞中,...
Sebastian Conrad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授)
陳岳男特聘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