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基因控制神經突觸可塑性—超解析光學顯微技術之應用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薛一蘋特聘研究員實驗室,利用高階光學顯微鏡技術與生化分析,證實 KLHL17 和 SYNPO 兩個自閉症致病蛋白質,可協同調控神經元突觸(synapse)裡面的棘器(spine...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薛一蘋特聘研究員實驗室,利用高階光學顯微鏡技術與生化分析,證實 KLHL17 和 SYNPO 兩個自閉症致病蛋白質,可協同調控神經元突觸(synapse)裡面的棘器(spine...
轉錄因子 TATA-box 結合蛋白調節細胞核中的基因表達,這個過程能夠由細胞核轉運蛋白(在酵母中統稱為細胞核轉運蛋白-β(Kap-β))和多種調節因子參與並調控。細胞核轉運蛋白 Kap114p...
致病蛋白一號(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
強化蛋白質酵素的活性是生物科技研究的嚴峻挑戰,傳統方法仰賴大規模的篩選平台和生化活性驗證。有鑑於此,本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吳昆峯助研究員研究團隊率先套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工具...
透過位於西南赤道太平洋,所羅門海深海岩芯中保存良好的魚類耳石化石,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林千翔助研究員研究團隊重建過去 46...
氣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儘管吸入性類固醇藥物已被廣泛的作為第一線氣喘治療用藥,但是部分病人即使已經正確的使用藥物,氣喘症狀卻不一定能夠得到緩解。近年來,嗜中性球及其分泌的胞外誘捕網(neutr...
「血栓炎症」會引起血液凝結的嚴重發炎反應,是造成新冠肺炎(COVID-19)及長新冠病患死亡及病灶以的主要原因。然而新冠病毒誘發血栓炎症的確切分子機制仍不清楚。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謝世良特聘研究員研究團...
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李宗璘研究員與日本研究團隊合作,共同探討鏈絲菌素生合成路徑,首度闡釋亞氨甲醯化酶的生化功能,並證實此修飾能避免抗性基因轉型而失效,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開發提供新途徑。此項研究成果已發表...
氮和碳是植物中最重要的兩種元素,需要維持平衡以有效地促進植物生長,了解植物如何在碳和氮含量之間取得平衡,以及植物如何因應氮缺乏環境,是植物生物學領域的重要問題,也是提高作物產量上的重要課題。本院分子生...
細胞因受各種不同外源因子或代謝產物的刺激而造成 DNA 損傷,細胞為了維持基因組的穩定而發展出各式的 DNA 修復機制,目前認為非編碼 RNA 也會參與 DNA...
珊瑚黑帶病是重要的珊瑚疾病,近幾十年由於海水暖化造成珊瑚弱化,該疾病也因此變得更加盛行造成了更多的珊瑚死亡。黑帶病是一種多種微生物疾病(polymicrob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