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邁入第 26 年的「OPEN HOUSE 院區開放活動」於 10 月 21 日精彩落幕!延續上周「兒童科普日」熱潮,上萬民眾、學生湧入南港院區。主題演講玩起 AI 圖像及影音生成技術,邀歷史名人穿越時空與講者互動。本院大家長廖俊智院長表示,今年「兒童科普日」及「院區開放日」廣受好評。本院將持續與社會議題連結,扎根科學教育,培養大眾探索的好奇心。當天活動場場爆滿,民眾學生盡興體驗,相約明年還要來!

穿越時空翻玩 AI!中研院院區開放邀歷史名人共襄盛舉

▲主題演講由本院廖俊智院長(右一)主持,邀請資訊科學研究所蘇黎副研究員(右二)、古倫維研究員(左二)
及中國文哲研究所黃冠閔研究員兼所長(左一)帶大家探討時下最夯的人工智慧議題。


 

「我們早上 6 點就出發!」清晨的微涼細雨,不減民眾探索新知的熱情。不到 9 點,來自全臺各地的中學生、帶著孩子的家長們,相續湧進本院,搶先卡位!今年院區開放恢復疫情前的盛況,全臺有近 50 間學校、團體事先報名,包團、包車前來。最多的是新北市裕德高中 581 人;其中有屏東高中遠道而來,還有金門的金城國中也搭機來臺北參加!

主題演講 AI 饗宴!廖院長對話「莫札特、瑪麗 ‧ 居禮、蘇格拉底」

院區開放經典重頭戲「主題演講」不只是演講,還是一場 AI 秀!緊扣時下最夯人工智慧主題,廖院長「穿越時空」邀請 3 位歷史名人來到現場── AI 版的莫札特、瑪麗 ‧ 居禮,及蘇格拉底!4 人一來一往幽默對談,帶出 3 位本院學者的精彩演講。

率先登場的是資訊科學研究所蘇黎副研究員,他是人工智慧專家,也熱愛古典音樂。透過研究將興趣和專業結合,利用人工智慧譜出動人的古典爵士樂曲。第二位講者古倫維研究員同樣來自資訊所。她利用 AI 語言模型結合國寶文物,研發展覽軟體「Omiyage」,可以自動生成藝術品的說明,民眾逛展覽時可親自體驗。她也表示,在利用 AI 寫作業、做翻譯時,要學習問好問題,並為自己的資料「負責」。

人類會被 AI 取代嗎?壓軸的中國文哲研究所黃冠閔研究員兼所長說,我們須不斷問自己「希望過怎樣的生活」,與 AI 合作。他將討論帶至思想層次,探討 AI 時代的倫理問題,連 AI 蘇格拉底都上了一課。最後,廖院長與現場觀眾共勉,我們正站在時代的轉捩點上,AI 會改變每個人的生活,也正在改變歷史進程。

演講現場湧進超過 600 人,雙層挑高的國際會議廳座無虛席。正在自學寫程式的江翠國中林同學說,中研院演講用 AI 生成影像和聲音令人印象深刻,會後還馬上向古倫維老師請益如何最佳化他的 AI 程式。

超過 250 場活動 帶民眾開箱實驗設施、解密研究現場

為了接連登場的「兒童科普日」、「院區開放日」二周末,研究單位無不絞盡腦汁,悉心規劃出超過 250 場演講與科普活動,將艱深的科學知識與研究成果,透過平易近人互動和小遊戲,讓民眾從體驗中學習。

動植物標本歷年都是小朋友們的最愛。生態時代館今年結合館藏及研究推出生物多樣性特展,展出臺灣巨型信天翁、深海鯊魚及蝴蝶等標本。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也擠滿人潮,同學們一一觀看顯微鏡下的植物、學習細胞分裂的原理,走之前還帶著繽紛的水生植物紀念品。

什麼是量子糾纏?開箱物理所量子元件實驗室,一窺量子電腦本尊!基因體研究中心也秀出超高速藥物篩選的機械手臂,地球所推出「光纖地震儀」以及「地心探險」活動,天文所用模擬黑洞、尋找小行星等遊戲裝置吸引大批民眾簇擁瞭解原理。

古代算命師怎穿搭?中國文哲研究所讓民眾直接穿上、親身體驗。大小朋友們走訪院區,一起體驗臺灣原住民的編織、歷史文物國寶的紋身貼紙,並用 VR 飛越古臺北城。一整天玩下來,同學滿意笑稱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院區開放活動一向是學生、民眾引頸期盼的科普嘉年華,其實,本院每年除了舉辦院區開放,還有到各縣市舉辦的「中研講堂」,歡迎當地民眾參與。今年跟著學姐一起來的蘭陽女中林同學說,她對社會學和數理科學都有興趣,這次一網打盡,明年換她再帶學妹來探索。

穿越時空翻玩 AI!中研院院區開放邀歷史名人共襄盛舉

穿越時空翻玩 AI!中研院院區開放邀歷史名人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