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於今(107)年10月加入了三位優秀的新進研究人員。顏士韋博士的研究主題是恆星與行星形成,目標是了解太陽系和其他系外行星的起源,以及恆星與行星形成的過程中如何產生不同特性的恆星與行星。顏博士運用各種電波天文望遠鏡,例如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次毫米陣列等等,來觀察原恆星周圍以及原行星盤上的氣體運動,藉由分析這些氣體運動研究恆星與行星形成的過程,還有尋找剛誕生的系外行星。顏博士最近正在進行的研究計畫包括原行星盤與新生行星的交互作用以及磁場對原恆星周圍氣體運動的影響。

湯雅雯博士的研究專長則為研究早期恆星形成系統中的環星盤面的非對稱性結構,來找出行星在盤面的形成位置與時間,進而了解類似太陽系這樣的系統是如何生成。湯博士擅長用毫米、次毫米波段的干涉陣列來做觀測與分析,並且與其他波段的天文影像做比較,來取得較完整的資訊;湯博士另一個專長則是利用塵埃的偏極化光來研究磁場在恆星形成的分子雲中所扮演的角色。

呂浩宇博士則提到,過往主流學說之一認為紊流主導星際間分子雲中緻密氣體結構的形成與演化,恆星由這些緻密的氣體結構中形成,因此恆星團中恆星的質量分佈與描述紊流主導的氣體雲中氣體密度分布的隨機變數相關──呂博士的主要觀測結果挑戰了該學說,認為紊流僅在分子雲形成過程初期重要,隨後的演化可簡單以重力塌縮描述,且恆星團中大質量的恆星形成過程非隨機。呂博士近期的研究興趣移往解析原恆星盤中塵埃的空間分佈與顆粒成長;呂博士也對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進行次毫米波段觀測。

新進人員介紹-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顏士韋博士、湯雅雯博士、呂浩宇博士